IC卡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IC卡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【资讯】小麦倒伏后怎么办小麦倒伏原因及补救方法薄叶冬青

发布时间:2020-11-04 10:01:53 阅读: 来源:IC卡厂家

小麦抽穗、开花、灌浆期,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。降水偏多并伴有短时大风,极易造成部分地块小麦倒伏。小麦倒伏是严重影响小麦产量。

据有关研究介绍:小麦抽穗前倒伏可减产30%~40%,灌浆期倒伏减产20%~30%,乳熟期倒伏减产10%左右,倒伏严重时减产可达50%以上。

小麦倒伏是高产的障碍,如何面对倒伏如何因地制宜,采取补救措施,才是保证今年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!

小麦倒伏的类型:

小麦灌浆期前发生的倒伏,称为“早期倒伏”,由于“头轻”一般都能不同程度地恢复直立。

小麦开花期全倒伏者,一般减产25-30%,半倒伏者,一般减产15-20%。

灌浆后期发生的倒伏称为“晚期倒伏”,由于“头重”不易完全恢复直立,往往只有穗和穗下茎可以抬起头来,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对提高穗粒数和粒重意义重大。

小麦灌浆期全倒伏者,一般减产10-15%,半倒伏者,一般减产5-10%。

小麦倒伏补救措施:

1、扶麦:

可在雨过天晴后立即进行,一般在倒伏后可在雨过天晴后扶麦,扶麦时用竹杆轻轻抖落茎叶上的水珠,减轻压力助其抬头,扶麦时要一层层轻轻扶起,以使小麦直立起来为原则,切忌挑起而打乱倒向,或用手扶麦,捆把。

2、叶面喷肥:

小麦倒伏以后,千万不要人工扶理和扎把,顺其自然。小麦倒伏一般都是顺势自然倒伏,麦穗、穗茎和上部的旗叶及旗叶以下的1-2片叶的基部基本都露在表面,由于植物本身具有自动调节能力,所以,小麦倒伏3-5天后,叶片和穗轴就会自然翘起,特别是灌浆前倒伏不太严重的麦田,植株自动调节能力更强,让小麦自然慢慢恢复生长。与此同时,可喷洒磷酸二氢钾(每亩150-200克)溶液或10%的草木灰水溶液等,每亩50-60公斤,以促进生长和灌浆,尽量减轻因倒伏造成的减产。

3、防治病虫害:小麦倒伏后,土壤潮湿、田间郁蔽,利于病虫害的发生。蚜虫、白粉病、锈病是小麦生育后期常发生的病虫害,对小麦的千粒重影响很大,加强病虫害的防治,减轻小麦产量损失。

小麦倒伏虽多发生在生长后期,但倒伏的因素早在生长中、前期已经潜在。农民常说:“防麦倒,要抓早”。

判断小麦是否会倒伏的方法:

为了做到早预防小麦倒伏,可以根据小麦长相特征,判断小麦是否发生倒伏。

一是总茎数。冬前亩茎数在95万左右,春季总茎数在120万左右,则有可能在灌浆期发生倒伏;如果冬前亩茎数大于100万,春季总茎数大于120万的,如果不采取防倒措施,一般会在抽穗前后发生倒伏。

二是叶面积系数。孕穗期的叶面积系数大于5,易在抽穗前后发生倒伏。

三是亩穗数。亩穗数在50万左右,可能在乳熟中期倒伏;亩穗数大于55万的,容易在抽穗前后发生倒伏。

四是基部1—2节间的长度。要控制在10—11厘米,否则易造成倒伏。

五是基部节间的韧性。孕穗后,用手把麦苗轻轻地按到离地面15厘米左右,然后把手迅速抽回,看麦苗的摇摆次数及速度来确定其抗倒能力,如摇摆5次以上,且摆动较快,这样的麦苗一般不会倒伏,如少于5次,且速度较慢,则可能在后期倒伏,如不摇摆,而是慢慢趋向直立,这样的麦苗一般在抽穗扬花时遇到风雨容易倒伏。

小麦倒伏的几个主要原因:

1、小麦品种。

有些小麦品种高产但茎秆细长(株高在85cm以上),播种密度大(播种量25斤/亩以上),在大风大雨情况下极易发生倒伏。一般矮秆抗倒伏,高秆易倒伏。

2、播种时期。

小麦播种过早,年前持续温度高,容易旺长,倒伏几率高。

3、天气因素。

在冬季温度较高,早春温度回升早、回升快、墒情好的年份,小麦拔节早而快,植株高度增加,基部节间过长,已发生倒伏。小麦孕穗期(前期)和灌浆期(后期)株高已达到一定程度,穗部偏重,大风阴雨天气下容易发生倒伏,前期倒伏,因为小麦还未灌浆,此时容易影响小麦粒数和粒重,倒伏造成的产量损失较高;晚期倒伏,小麦已灌浆处于膨粒期,此时主要影响粒重,倒伏产量损失相对较小。

4、耕地方式。

现在很多农户耕地时,大多是旋耕田块,这样土壤比较疏松,相对翻耕田来说旋耕田对小麦根部镇压轻,小麦根入土较浅,根系发育不良,发生倒伏几率高。

5、病害因素。

春季雨水多,田间病害发生重,特别是纹枯病等一些发生在茎基部或根部的病害,造成茎基部脆弱甚至坏死,发生茎倒伏几率高。

6、施肥方式。

同一品种地块“一炮轰”的施肥方式比氮肥后移的田块发生倒伏几率高(氮肥后移且磷钾肥在12斤/亩以上的麦田一般只是点倒伏;氮、磷、钾“一炮轰”且纯磷、钾低于10斤/亩的田块小麦容易旺长,发生倒伏几率高)。

7、灌水方式。

中后期灌水量过大、土壤湿软,或灌水后不久遇大风易致倒伏。

三、小麦倒伏防治方法

1、选用抗倒伏品种,选用高产、耐肥、抗倒伏品种,各高产品种搭配比例协调,做到布局合理,达到灾害年份也不减产、风调雨顺年份更加高产。

2、实施精量匀播、搭建丰产的合理群体结构。确定基本苗的主要依据是地力水平高低、品种分蘖力强弱、品种穗子大小。一般原则是高产田、分蘖力强的品种和大穗型品种宜适当低一些,而中低产田、分蘖力弱的品种、多穗型品种则宜适当高一些。目前高产田、大穗、分蘖力强的品种,每亩成穗45万左右,单株成穗3~3、5个,每亩基本苗应为12万~15万;中产田、多穗型品种,每亩成穗50万左右,单株成穗2、5~3、5个,每亩基本苗应为14万~18万。

随着肥水条件的改善和栽培技术的提高,亩产500千克左右的高产麦田,每亩基本苗8万~10万为宜。要保证适宜的基本苗,除上述因素外,还要考虑种子发芽率、整地质量与田间出苗率、播种方式等因素,要采取机械精量播种技术,不但保证基本苗数量适宜,同时要求麦苗的田间、行间平面分布要合理。因为播量既定时,不同的行距配置导致每行的麦苗密度不同,而在每行麦苗密度已定时,不同的行距配置导致单位面积的麦苗密度不同。

3、采用合理的播种方式,高肥水条件下小麦种植行距应适当放宽,有利于改善田间株间通风透光条件,促其生长健壮,减少春季分蘖,增加次生根数量,提高小麦抗倒能力。高产麦田以23~25厘米等行距条播为宜,也可以采取宽窄行播种,宽行26厘米、窄行13厘米,或宽行33厘米、窄行16、5厘米等。

4、提高整地质量。整地质量不好是造成根倒的原因之一。因此,要大力推广深耕,加深耕层,高产麦田耕层应达到25厘米以上。特别是近年来秸秆还田成为种麦整地的常规措施后,深耕显得更为重要。秸秆还田必须与深耕配套,深耕必须与细耙配套,真正达到秸秆切碎深埋、土壤上虚下实,有利于次生根早发、多发,根系向深层下扎。

5、科学施肥浇水。在施肥上重施有机肥,轻施化肥,有利于防止倒伏。高产冬麦田一定要及时浇好冻水、拔节水、灌浆水,一般不浇返青水和麦黄水。春季返青起身期以控为主,控制肥水,到小麦倒二叶露尖,拔节后再浇水,酌情追肥。要千方百计缩短基部节间长度,第1节间长4、5~5、7厘米、第2节间长7、6~8、5厘米的较抗倒伏。

后期如需浇水,一定要根据天气预报,掌握风雨前不浇、有风雨停浇的原则。春麦田凡生长偏旺、群体较大、有倒伏趋势的要严格控制追施氮肥,增施钾肥,亩施氯化钾3~5千克。拔节至孕穗期,根据苗情长势,每亩追施尿素4~5千克,或含氮、磷、钾各15%的三元复合肥10~15千克,以增加穗粒数和粒重。

6、深锄断根深中耕,是控制群体预防倒伏的重要措施,对群体大、有旺长趋势的麦田,在起身前后深中耕8~10厘米,切断浮根,抑制小分蘖,促主茎和大分蘖生长,加速两极分化,推迟封垄期,促植株健壮生长。

7、适当镇压,对群体较大、植株较高的麦田,除控制返青肥水和深中耕外,起身后拔节前还要进行镇压,以促根系下扎,蹲粗茎基部节间和降低株高。镇压视旺长程度进行2~3次,每次间隔4天左右,镇压时还应掌握“地湿、早晨、阴天三不压”的原则。

8、化学控制

喷施多效唑对群体大、长势旺的麦田或植株较高的品种,在小麦起身期,每亩喷洒200毫克/千克多效唑溶液30千克,可使植株矮化,缩短基部节间,降低植株高度,提高根系活力,增强抗倒伏能力,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。

施用烯效唑烯效唑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,其生物活性比多效唑高6~10倍。在小麦上施用,可以防止高密度、高肥水条件下的植株倒伏,并有减少不孕穗和提高千粒重的作用。据试验,在未遇风、不倒伏的情况下,施用烯效唑的小麦比对照平均增产15、4%。施用方法:在小麦拔节前一周内,亩喷30~40毫克/千克烯效唑溶液50千克。

喷施矮壮素对群体大、长势旺的麦田,在拔节初期亩喷0、15%~0、3%矮壮素溶液50~75千克,可有效抑制节间伸长,使植株矮化、茎基部粗硬,从而防止倒伏。若与2,4-滴丁酯除草剂混用,还可兼治麦田阔叶杂草。

甲哌鎓在拔节期每亩用甲哌鎓15~20毫升,对水50~60升叶面喷洒,可抑制节间伸长,防止后期倒伏,使产量增加10%~20%。

9、防病治虫。推广化学防控措施,对小麦病虫等采取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的措施。特别要及时防治小麦纹枯病。一旦达到防治指标,要及时喷药,增加小麦抗逆力和抗倒伏能力。

紫金棋牌五十提现

不良人安卓版

赛尔号超级英雄内购破解版

英雄奇迹超v版